
我国特种石墨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编辑:2023-11-17 17:29:17
特种石墨主要指高强度、高密度、高纯度石墨制品,又称“高纯石墨”。
一、上游行业
特种石墨的生产是资源综合利用的过程,特种石墨的主要原材料是煅后石油焦、沥青焦和煤沥青等,是对石油化工和煤化工行业的废渣进行深加工再利用,是对能源的二次利用。其中沥青焦、煅后石油焦是特种石墨生产的骨料,因此沥青焦、煅后石油焦的品质直接影响特种石墨的质量和生产成本。目前沥青焦、石油焦生产企业规模较大,市场竞争较为充分,主要分布在大型油田及大型炼化厂周边。
以石油焦为例:煅后石油焦主要是指石油经过延迟焦化装置后产出的石油焦为生焦,生焦经过高温煅烧得到的产品,其体积密度、机械强度、导电性和抗氧化性等理化性能可以满足各种炭素类材料加工的需求。目前国内石油焦的来源主要集中在国有大型炼油企业,中石化、中石油占国内石油焦总产量的70%以上。
产量方面:2020年开始随着炼油行业规模的增加,我国石油焦产量增长迅速,2020年达到2920.2万吨;2021年我国石油焦产量达到3029.5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中游行业
我国特种石墨行业起步较晚,其发展主要是由于完全依赖进口的情况下高额生产成本催生行业内部产业升级,亟需完成进口替代。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链中上游企业生产水平不足,生产能力欠缺的问题暴露明显,国内特种石墨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从我国特种石墨产量来看,2019年我国特种石墨产量为6.0万吨,2020年产量为6.6万吨,截至2021年我国特种石墨产量为8.9万吨,同比增长34.84%。从需求来看,2019年我国特种石墨市场需求量为11.5万吨,2020年市场需求量为11.4万吨,截至2021年我国特种石墨市场需求量为15.7万吨,同比增长37.7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整个特种石墨行业尚无一家企业能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决定性的影响,随着特种石墨生产厂家陆续投资扩产及其他企业布局投产特种石墨,未来特种石墨行业竞争或将日趋激烈。
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特种石墨行业的企业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特种石墨材料生产商。这类企业一般拥有从磨粉、混捏、焙烧、浸渍和石墨化等一体化全工序的生产能力,且通常具备年产量千吨以上的生产能力。特种石墨行业中,具备一定规模、拥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主要是这类企业,总体数量约为十几家,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
二是特种石墨制品加工商。这类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为:根据订单需求向特种石墨材料生产商采购原材料进行机加工,并向各行业的终端客户进行销售,其主要产品为特种石墨制品。由于其加工过程主要为物理机械加工,工艺流程相对简单,因此这类企业通常规模不大,行业竞争较为充分,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但由于其主要是为终端大客户进行配套生产,其生产、销售策略比较灵活,往往与终端客户的合作历史较长,并与之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
三是特种石墨受托加工企业。这类企业一般只有部分生产工序的生产能力,大多体现为焙烧、浸渍或石墨化环节,主要经营模式系为行业内其他企业提供受托加工服务。
目前我国特种石墨市场主要有五星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方大炭炭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钢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平顶山东方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平顶山市博翔碳素有限公司等企业。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特种石墨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目前我国特种石墨上游市场有中石化、中石油、中阳新材、联兴新材料科技股份、华星石油化工集团等企业。
三、下游行业
特种石墨深加工厂商对特种石墨材料进行加工成型后,将产品销售至冶金、化工、机械、电子、光伏、锂电、人造金刚石、新能源、航天航空、军事工业、核工程等终端应用行业,是战略新兴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之一。其中光伏是主要应用领域,其2021年占比34.13%;其次为锂电领域,占比18.3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光伏领域
近年来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双轮驱动下,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累计装机量高速增长,并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到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业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有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成为我国推动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8741万千瓦,产业累计装机容量达39204万千瓦。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在光伏领域,特种石墨主要运用在单晶硅生长炉用石墨热场与多晶硅铸锭炉用石墨热场中石墨部件;光伏太阳能的快速发展将会直接带动特种石墨需求的持续增长。
单晶硅通常指的是硅原子以一种排列形式形成的物质。近年来随着我国硅料国产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已经逐渐摆脱原材料受控的局面。我国多晶硅产能及产量不断增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使得产能略有下滑,随着疫情被有效控制,产能开始恢复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多晶硅产能达52万吨/年,同比增长23.8%;产量达50.5万吨,同比增长28.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多晶硅是单质硅的一种形态。近年来我国多晶硅产量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16-2021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从19.4万吨增至50.5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锂电领域
在锂电领域,负极材料在锂电池中主要是作为储锂的主体,在充放电的过程中实现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而特种石墨主要作为负极材料碳化烧结用的坩埚。
近年来,受益于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推行节能减排政策,我国锂电池行业发展迅速,并且成为全球锂电池生产中心。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达306.5GWh,占据全球51%的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特种石墨下游市场有天合光能、通威股份、杜邦光伏、比亚迪、亿纬锂能等企业。
(来源链接:https://www.chinabaogao.com/market/202305/635672.html)

服务热线:0359-5668082
文章详情 DETAILS
文章详情 DETAILS
我国特种石墨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编辑:2023-11-17 17:29:17
特种石墨主要指高强度、高密度、高纯度石墨制品,又称“高纯石墨”。
一、上游行业
特种石墨的生产是资源综合利用的过程,特种石墨的主要原材料是煅后石油焦、沥青焦和煤沥青等,是对石油化工和煤化工行业的废渣进行深加工再利用,是对能源的二次利用。其中沥青焦、煅后石油焦是特种石墨生产的骨料,因此沥青焦、煅后石油焦的品质直接影响特种石墨的质量和生产成本。目前沥青焦、石油焦生产企业规模较大,市场竞争较为充分,主要分布在大型油田及大型炼化厂周边。
以石油焦为例:煅后石油焦主要是指石油经过延迟焦化装置后产出的石油焦为生焦,生焦经过高温煅烧得到的产品,其体积密度、机械强度、导电性和抗氧化性等理化性能可以满足各种炭素类材料加工的需求。目前国内石油焦的来源主要集中在国有大型炼油企业,中石化、中石油占国内石油焦总产量的70%以上。
产量方面:2020年开始随着炼油行业规模的增加,我国石油焦产量增长迅速,2020年达到2920.2万吨;2021年我国石油焦产量达到3029.5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中游行业
我国特种石墨行业起步较晚,其发展主要是由于完全依赖进口的情况下高额生产成本催生行业内部产业升级,亟需完成进口替代。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链中上游企业生产水平不足,生产能力欠缺的问题暴露明显,国内特种石墨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从我国特种石墨产量来看,2019年我国特种石墨产量为6.0万吨,2020年产量为6.6万吨,截至2021年我国特种石墨产量为8.9万吨,同比增长34.84%。从需求来看,2019年我国特种石墨市场需求量为11.5万吨,2020年市场需求量为11.4万吨,截至2021年我国特种石墨市场需求量为15.7万吨,同比增长37.7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整个特种石墨行业尚无一家企业能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决定性的影响,随着特种石墨生产厂家陆续投资扩产及其他企业布局投产特种石墨,未来特种石墨行业竞争或将日趋激烈。
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特种石墨行业的企业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特种石墨材料生产商。这类企业一般拥有从磨粉、混捏、焙烧、浸渍和石墨化等一体化全工序的生产能力,且通常具备年产量千吨以上的生产能力。特种石墨行业中,具备一定规模、拥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主要是这类企业,总体数量约为十几家,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
二是特种石墨制品加工商。这类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为:根据订单需求向特种石墨材料生产商采购原材料进行机加工,并向各行业的终端客户进行销售,其主要产品为特种石墨制品。由于其加工过程主要为物理机械加工,工艺流程相对简单,因此这类企业通常规模不大,行业竞争较为充分,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但由于其主要是为终端大客户进行配套生产,其生产、销售策略比较灵活,往往与终端客户的合作历史较长,并与之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
三是特种石墨受托加工企业。这类企业一般只有部分生产工序的生产能力,大多体现为焙烧、浸渍或石墨化环节,主要经营模式系为行业内其他企业提供受托加工服务。
目前我国特种石墨市场主要有五星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方大炭炭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钢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平顶山东方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平顶山市博翔碳素有限公司等企业。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特种石墨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目前我国特种石墨上游市场有中石化、中石油、中阳新材、联兴新材料科技股份、华星石油化工集团等企业。
三、下游行业
特种石墨深加工厂商对特种石墨材料进行加工成型后,将产品销售至冶金、化工、机械、电子、光伏、锂电、人造金刚石、新能源、航天航空、军事工业、核工程等终端应用行业,是战略新兴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之一。其中光伏是主要应用领域,其2021年占比34.13%;其次为锂电领域,占比18.3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光伏领域
近年来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双轮驱动下,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累计装机量高速增长,并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到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业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有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成为我国推动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8741万千瓦,产业累计装机容量达39204万千瓦。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在光伏领域,特种石墨主要运用在单晶硅生长炉用石墨热场与多晶硅铸锭炉用石墨热场中石墨部件;光伏太阳能的快速发展将会直接带动特种石墨需求的持续增长。
单晶硅通常指的是硅原子以一种排列形式形成的物质。近年来随着我国硅料国产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已经逐渐摆脱原材料受控的局面。我国多晶硅产能及产量不断增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使得产能略有下滑,随着疫情被有效控制,产能开始恢复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多晶硅产能达52万吨/年,同比增长23.8%;产量达50.5万吨,同比增长28.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多晶硅是单质硅的一种形态。近年来我国多晶硅产量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16-2021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从19.4万吨增至50.5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锂电领域
在锂电领域,负极材料在锂电池中主要是作为储锂的主体,在充放电的过程中实现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而特种石墨主要作为负极材料碳化烧结用的坩埚。
近年来,受益于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推行节能减排政策,我国锂电池行业发展迅速,并且成为全球锂电池生产中心。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达306.5GWh,占据全球51%的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特种石墨下游市场有天合光能、通威股份、杜邦光伏、比亚迪、亿纬锂能等企业。
(来源链接:https://www.chinabaogao.com/market/202305/635672.html)
版权所有:5822yh银河国际主页网站 备案号:晋ICP备2022006699号-1